亚洲将掀竞争性货币贬值潮?
中国国债投资网 作者: 转贴自:《金融早报》 点击数:86 日期:2001-6-20 9:36:00
亚洲经济增长步伐持续放缓,加上外资流入量偏低,有经济专家指出,这很可能导致区内各央行任凭货币贬值以刺激出口,带动经济复苏,从而引发区内出现新一轮竞争性贬值潮。
争分市场一杯羹
美林证券分析员洛尔表示,亚洲经济放缓促使区内国家对货币下跌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而随着预期未来数月的出口放缓压力加剧,亚洲区正形成竞争性货币贬值的局面。洛尔称,亚洲出口直线下跌导致区内经济放缓,他建议投资者增持美元。
近两周以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不约而同地减息,最终令全球进入同步放松银根时期,从而也给亚洲各央行跟随减息提供空间。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周内,台湾和菲律宾央行已经分别减息0.25厘和0.5厘。如果各国央行追随美联储减息步伐,便不会出现息差变动,也不会出现意外的贬值压力,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汇价维持稳定。
洛尔在美林的亚洲每月策略研究报告中指出,有两大理由相信亚洲货币会进一步疲软。一是,减息周期令全球流动资金增加,但尚没有大量流入亚洲,而且流入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组合资金仍然微不足道;二是,推动亚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出口开倒车。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泰国及菲律宾等国或地区3月及4月份出口均出现跌幅。
洛尔表示,亚洲区肯定已出现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放缓的态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市场一直预期会出现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经济放缓,对亚洲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所致。
骨牌效应
最新公布的亚洲国家及地区首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字显示,区内经济呈现不同程度放缓的情况,而且普遍比市场的预期严重。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首季经济增长只有1.1%的年增幅,是26年以来的新低,远低于原来预测的3%升幅。消息传出一度拖累新台币遭抛售而跌至32个月以来新低。
而亚洲其它国家及地区首季经济增长也是不尽人意。香港首季年增长2.5%,马来西亚增长3.2%,韩国则增长3.7%。更令人担心的是,台湾、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与去年最后一季相比,首季则出现负增长;香港、韩国则停滞不前。
由经济低迷反映到货币上便是疲软。印尼盾因政局不稳近期一直走软,美元兑尼盾周三在亚洲收市时为11310盾,比周二升125盾。
尽管日元过去两周呈走强态势,有助于亚洲货币的稳定,但洛尔认为这仅仅是短期现象。洛尔指出,虽然马元实施3.8兑1美元的联系汇率,但出口低迷最终会逼使马元与美元脱钩。由于马来西亚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马元贬值亦会拖垮新加坡元。洛尔又预测日元将会跌至142兑1美元,继而拖垮韩元。
|
==文章列印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