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前途不妙?还是前途不明?
中国国债投资网 作者: 转贴自: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点击数:79 日期:2001-6-20 10:04:00
欧元自今年年初近0.96美元高点以来一路下跌,现在又逼近历史低点,使得原先大肆鼓吹“平价指日可待”的市场人士大为失望,更有人高呼:欧元前途不妙!
欧元跌跌不休的原因繁杂,但主要的是市场原先所持的“欧洲经济基本面远好于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不大”的神话,随着恶劣经济数据的不断涌现而破灭。去年年末欧元之所以表现亮丽,正是因为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而欧元区能得以幸免,之后预期迅速反转,欧元短暂的幸福时光也就随之结束。可以想见,如果撇开别的因素不谈,一旦有充分证据表明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确实远胜于美国,或者说有足够的欧元利多因素使得市场的预期再一次反转,那么欧元第二次咸鱼翻身也将“指日可待”。
目前看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股席卷全球的经济增长放缓风潮没人能置身度外牞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欧元区经济到底能不能比美国好?好多少?
美国经济从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的经济急速放缓,除了所谓的“经济周期”原因之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经济”神话色彩的消失是主要因素。股市的灾难直接导致两个主要后果:消费的下降和资本投资额的减少。这两个因素又会导致诸如制造业萎缩、失业率上升和国际贸易量下降等等不利后果,从而拖累整个经济增长步伐。
这两点也正是欧元区经济和美国经济主要的区别所在。从1994年以来美国人股票持有额整整翻了一番,而欧洲在这方面则要保守的多。美国人手上越来越多的股票曾创造了财富效应牞极大的带动了国内消费,刺激了经济增长。也正因为如此,国内消费支出对股价的敏感度在美国要比在欧元区高上十倍,因而欧元区的消费支出受目前股市不振的影响要小很多。同时,欧元区过去几年里对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要比美国小得多,因而受目前新经济低潮的影响也较为有限。这些也正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欧元区整个经济基本面显得要比美国略强的直接原因,也是之前很多人认为欧元区经济能不受或少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的根据所在。更重要的是,这很可能是将来欧元借以翻身的希望所在。
欧元区在这方面所占有的优势很可能因为别的“人为”因素而逆转。最直接的就是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对此作出的不同反应。美联储自今年年初以来已经连续5次降息,累计降息250个基点;但ECB迫于通胀压力,对降息心有余而力不足,仅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FED降息效果将在今年第4季度开始显现,并普遍肯定降息对经济复苏的正面作用,重要的根据是这一系列的降息目前尚未招致通胀威胁。事实上,不管降息效果如何,ECB在货币政策决策方面暴露的迟疑、矛盾和柔弱本身让市场对其渐失信心。财政政策方面,布什政府的大幅减税计划也跟欧元区的无所作为形成鲜明对比。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欧元区经济基本面“显得”比美国要强的情况下,欧元汇率反而节节败退,因为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市场信心问题。
美国经济成长今年虽然大幅减缓,但市场仍然“固执”地认为美国情况优于别的国家。有分析师指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美元成为市场避险的“安全港湾”,国际资本还是纷纷流向美国,直接导致美元汇率强势。仅仅6月8日所在的一周内,流入美国的净资本总额即达到5.03亿美元,而欧洲则流出5牞600万美元。
所以从种种迹象来看,欧元汇率确有“前途不妙”之虞,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欧元区经济前景比美国乐观而足以扭转市场看法的证据,何况整个市场的预期现在对欧元极为不利,在其逆转以前,我们确实应保持必要的警惕;但是我们同样不要忘记,在2000年10月份欧元/美元跌到历史低点的时候,当时市场的悲观情绪比现在还要严重,但此后欧元即一路攀升,从而迅速摆脱市场负面预期。所以自此断定欧元“前途不妙”的看法显得太屈服于目前的市场情绪而明显没有经过清醒的分析,何况我们面前有着太多的“不明”因素,美国经济是否真能迅速复苏、英镑加入欧元、欧元区本身经济前景等等,这些问题后面都带着问号;所以就长期而言,我们或许只能说欧元汇率“前途不明”。
|
==文章列印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