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圆桌论坛] "出其不意"的内涵是稳健
中国国债投资网 作者: 转贴自:上海证券报 点击数:96 日期:2005-3-15 9:19:00
谭雅玲:从我自己研究的角度看,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反而应该贬值,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积累,减少风险
易宪容:汇率体制的形成条件非常复杂,即使相关的框架已经设计完毕,但最终的调整还需要考虑时机是不是成熟
主持人:记者 程勇 周翀
嘉宾:谭雅玲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研究员
易宪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关于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的讲话,引起广泛关注。本报邀请了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研究员谭雅玲、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汇率制度以及汇率水平何时调整,对时机的判断和把握将是条件之一
主持人:总理在此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人民币的升值以及汇率体制的形成采取什么方案以及何时出台可能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事情。对总理提出的出其不意,应当如何理解?
谭雅玲:出其不意这个表态,应该与去年以来预期人民币升值的风潮结合起来看。这种表态其实是给赌人民币升值的人敲了警钟,强调循序渐进地、稳健地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对这4个字,我的理解是,在市场预期强的时候,调整汇率的政策不会出台;在市场预期弱的时候,汇率才可能调整。
应当指出的是,国际上赌人民币升值的风潮已历两年,虽然现在逐步变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很可能再次反弹。从目前市场炒作的题材看来,中国经济增长良好,投资前景优良,储备也比较多,难免会令国际炒家垂涎。
此外,出其不意应该还存在前提,是说人民币升值会出其不意,还是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措施的出台会出其不意,二者之间存在相当差别。所以,总理的表态也不一定就代表人民币将会升值,还可能意味着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变,也不排除贬值的可能。
从我自己研究的角度看,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反而应该贬值,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积累,减少风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们应该增加自己的积累,而不是盲目强调自己的实力和基础。
我感觉,今年调整汇率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可能会在浮动区间上扩大一些幅度,至于幅度会有多大变化,估计是年底才能决定的事情。目前我们人民币/美元的汇率浮动区间是0.3%,下一步可能从1%至3%左右,到3%至5%左右,逐步扩大。扩大浮动区间后,可以及时考察市场的流动性和供需之间的状况,而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措施。
易宪容:我觉得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把汇率相关的汇率水平、汇率制度和汇率形成机制等三方面都谈到了。结合总理在工作报告中的发言,我的理解是,目前来说,汇率制度以及汇率水平何时调整还是一件不很确定的事情,也就是目前政府并没有制定出时间表。
汇率体制的形成条件非常复杂,即使政府把相关的框架已经设计完毕,到最终的推出,还是会考虑到有没有环境等相关条件来满足。我觉得,除了总理提出的国内的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以外,还会有相应的其它条件和数据,比如国际环境是否合适等。此外,政府对时机的判断把握也是条件之一。
我觉得总理提出出其不意的说法,可能暗示在汇率方面的调整需要等到时机更成熟一些、更合适一些才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在目前的境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其实也没有必要去猜甚至去赌汇率机制何时调的问题。
确定合适的汇率水平并没有统一标准,只能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主持人:总理指出,现在有些人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但并没有完全弄懂人民币升值以后会出现的问题。你们怎么看?
谭雅玲: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们不能只想人民币升值的好处,还要想到因此带来的问题,调整汇率政策必须衡量利弊得失。
目前国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科学根据,不够理性。一些专家通过模型测算,得出人民币升值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的结论,大多基于西方货币学原理设计而成。我们应该注意到,西方货币学原理是在经济非常发达,市场发育充分的条件下产生的,与我国的国情存在明显的区别。
由于对汇率问题作出非理性判断从而引致的灾难,在泰国、阿根廷等国家已经屡见不鲜。即使像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也曾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广场协议的签订,给经济带来了相当损失。我们对待汇率问题必须慎重。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给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美国经济虽然在发达国家中占有优势,但这个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对美元利率和汇率都会发生影响,美元利率和美元资产储备的未来走势也不很明朗。虽然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形势总体很好,但是由于美元的波动性,对于这些国家的投资、资本流动有很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给我们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给我们调整汇率的政策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所以,综合国内和国际的情况,对于汇率的调整,对于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我们必须统筹考虑,两面看。单方面强调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恐怕不够全面和理性。
易宪容:我个人认同总理的这番阐述。一些人之所以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就在于他们认为目前的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在他们看来,正是这种严重低估,影响到与中国贸易国的工人就业、产品的竞争力及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而且造成大量的国际热钱涌入国内。尽管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并不是决定人民币汇率高低的根本原因,也不构成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有香港学者研究表明,无论是浮动汇率制度,还是硬挂钩的汇率制度,都无法找到一种最优的汇率制度。既然不存在一种最优的汇率制度,目前有些国家极力主张中国应该采用一种灵活的、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这是既没有理论上的根据,也没有实践上的证明。也就是说,从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来看,到底是浮动汇率制还是固定汇率制度好,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
因此,目前我国所实行的有管理的可浮动人民币汇率制度尽管存在弊端,但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到底应该在哪里也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没有完全充分的理由支持人民币一定要升值。而且根据我的研究,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只相差5%左右,不存在调整的必然性。
人民币汇率应该确定在哪个水平线上,应该根据国内实体经济需要来决定,而不应迫于国外的压力来决定升值与否。正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所指出的那样,完善汇率机制是中国自己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度波动。 |
==文章列印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