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6(CPI篇)] 是谜就要猜
中国国债投资网 作者:第一创业 王皓宇 转贴自:上海证券报 点击数:288 日期:2005-12-27 9:10:00
预计明年CPI大约在1.7%-1.8%
物价的后期运行似乎进入了迷局。我们认为,对中国的物价进行分析,必须从食品价格开始,因为其占据CPI权重的三分之一(33.6%),决定着CPI运行的基本趋势。而对食品价格而言,又需要从粮食开始,因为粮食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乃食品价格的基石。
我们知道,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稳定增长的,要判断粮食价格未来趋势,应从供给方向分析,通常看两个指标:粮食当年产量和粮食的库存消费比。2005年中国粮食产需缺口扩大,这意味着2006年还需要继续动用已经在下降的粮食库存弥补市场的需求。再结合2006年世界谷物的库存消费比重回十年来最低水平(21%)、世界粮食供需将重新趋紧这一外部环境,我们认为,2006年国内总体的粮食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其更可能是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所以,在估算CPI时,我们必须考虑这一重要因素。
此外,资源价格改革将在2006年全面推进,这对明年CPI的影响具体如何?这一点相当难以测算。难点来自两个方面:首先,绝大部分资源价格在CPI中所占的权重没有公布,无法进行相关计算(目前唯一所知的就是石油类能源价格在CPI中的权重为1.2%);其次,资源价格调整的时间、每次的调整幅度属于人为因素,亦不可知。不过,能肯定的是,资源价格的上调肯定会是2006年CPI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此外,因为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很好的传导性,资源价格上调,服务价格的影响必须考虑进来。
此外,我们也提请投资者注意,如果禽流感持续下去,必然会带来替代效应,推高其它食品的价格,从而影响CPI的运行。
基于以上对国际、国内粮食产需、库存状况情况的分析,以及国内资源价格改革将在2006年全面推进的现实,再结合2005年CPI的环比特征,我们试图做一个CPI的大致运行趋势预测。我们预测中所做的一些假设是:(1)2006年的粮食价格在经过一、二季度的震荡后,在三季度将有比较明显的上行;(2)资源(水电煤气等)价格的改革是渐进性的,不存在突击性涨价;(3)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的传导明显,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
综合考虑,我们预计,2006年中国的CPI大约在1.7%-1.8%左右。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
==文章列印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