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降息政策无效果通货紧缩难遏止 日刺激金融药方缘何失灵
 http://www.bond-china.com  2002-7-22  中国国债投资网   
 
  7月16日,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政策决定会议确定,将继续维持现行的“量的缓和”政策。如果9月中期决算之前股市急剧下跌,将进一步探讨追加缓和政策实施的可能性。

  自2001年3月开始重新实施以来,“量的缓和”政策几乎成了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政策决定会议的“保留项目”,然而,就其效果而言,并未能真正有效地使日本的银行业驶入正常运行的轨道。这不能不让人们产生联想和疑问:日本的金融政策缘何不起作用?

  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金融政策尽是一些“权宜之计”,缺乏“回春之力”。

  日本的专家、学者为根治日本经济的“痼疾”开出的“药方”已经很多,有的说日本要尽力扩大内需,有的说日本要制止通货紧缩。而为此投入的巨额财政资金搞公共投资,致使日本政府负债累累,其规模已经远远大于国内生产总值,为此,日本的国家信用评级几乎和非洲的津巴布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日本银行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多次实施降息以刺激经济,乃至日本的利率现在接近于零,尽管如此,日本还是没能有效地刺激内需,物价指数年年下跌。

  日本银行在没有继续降息空间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扩大货币供应量。一是通过扩大购买国债向市场大量投放货币供应量;二是对银行扩大票据贴现大量投放资金;三是通

  过短期资金市场投放资金。虽然银行方面因此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流动性,但是,由于银行大量不良债权的存在,宏观经济疲软,所以银行也不敢轻而易举地把资金贷给企业,因为风险实在太大。

  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曾提出,日本银行应该明确的将通货膨胀作为政策目标,也就是说,日本银行应该提出一个通胀目标:比如5%,这样就可以改变市场的预期。当人们认识到几个月后物价有可能会上涨时,就会提前消费。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种人为的通货膨胀政策效果不大,日本银行也拒绝实施这一政策。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人还形象的将金融政策形容为一根绳子,绳子是软的,可以把通货膨胀拽下来,但是不能把通货紧缩推上去。

  金融政策不起作用的另一个原因是,日本经济早已成熟,物质的供给能力大大高于其国内的需求,汽车和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早已饱和。同时,日本的总人口开始减少。所以,从理论上讲,只要满足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日本经济不应该出大的问题。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那么,价格不会有大幅度的下滑。当然,短期来看日本经济会遇到人力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比如说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

  但是,当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日本的市场就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日本早已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尽管它对市场的保护政策在世界上是有名的。那么对于日本这个开放式经济来说,影响其物价的就不仅仅是国内的因素,通常的情况下,日本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物价差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一件产品,如果日本国内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国外价格的话,那么,日本国内的价格一定会不断地趋同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所以,日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从通货紧缩中解脱出来,因为日本国内物价和国际市场相比实在是太高了。

  日本物价昂贵的主要原因是其昂贵的劳务费。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的人均GDP是最高的,其人均工资也是最高的,但是日本人的劳动生产率在世界上排行已不再是第一。一般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和物价弹性很大,随着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劳务工资相对来说弹性就小得多,即使随着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工资会被下调,其速度要慢得多,且有一个时间差。
 
作者:马玉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录入:xtatm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债市新年满堂红[2005-1-7 9:23:00]

  • 热点聚焦浮动利率债券究竟如何估值[2005-1-7 9:22:00]

  • 江淮转债修正转股价已成定局[2005-1-7 9:21:00]

  • 央行本周净回笼资金380亿元[2005-1-7 9:19:00]

  • 国开行组建2005年金融债承销团[2005-1-7 9:18:00]

  • 交易所债市 各路现券集体收红 转债呈现触底迹象[2005-1-7 9:17:00]

  • 银行间债市 市场热点继续扩散[2005-1-7 9:16:00]

  • 拆借市场 成交放量 利率大涨[2005-1-7 9:15:00]

  • 短期多头趋势已基本确立[2005-1-7 9:14:00]

  • 基金去年首发1853.8亿份[2005-1-7 9:12: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33.39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