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通货紧缩威胁全球经济
 http://www.bond-china.com  2002-10-30  中国国债投资网   
 
  通货紧缩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一旦前者和庞大的负债结合起来,必然造成严重的财政问题;而财政问题则又在较大程度上加剧着通货紧缩 


  当前全球股市和经济二次衰退的风险依然较大,不过,比较之下,眼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还不是股市下滑和二次衰退,则是遍及全球的通货紧缩。人们曾经记忆犹新,上个世纪70—80年代,世界各大经济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这次则不然,通货紧缩对人们造成的伤害远大于通货膨胀 


  目前,经济学家们谈论最多的是股市下滑和世界经济会不会发生第二次衰退。诚然,当前全球股市和经济二次衰退的风险依然较大,不过,比较之下,眼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还不是股市下滑和二次衰退,则是遍及全球的通货紧缩。人们曾经记忆犹新,上个世纪70—80年代,世界各大经济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这次则不然,通货紧缩对人们造成的伤害远大于通货膨胀。 


  通缩席卷全球 


  事实上,目前愈演愈烈的通货紧缩已经遍及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尽管有人宣称该国尚未发生通货紧缩。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因为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就业市场至今未改善,再加上,近来美国股市萧条,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又进一步受到打击。实际上,今年第二季度美国非金融部门的物价缩减指数,比较去年同期已下降了0.6%,也就是说,目前美国企业已经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潭之中。 


  通货紧缩在日本也显得日益突出了起来。统计数字显示,仅在今年1月份,日本全国的消费价格指数比起上年同期便下降了1.4%,2月份东京的物价水平下跌了1.7%,这是连续第30个月出现下跌。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公司的破产数量大增,使得失业率显得更高,其消费水平却在不断下降之中。有鉴于此,日本商家不得不削减价格以便吸引消费者。日本不少经济金融专家都担心,政府若不及时采取对策的话,这种通货紧缩的状况可能失控。但是迄今为止,日本采取的通货紧缩政策都收效甚微。另据统计,虽然日本于今年第二季度达到2.6%的经济增长率,,然而,从该国零售额萎缩4.8%和平均薪资减少5.6%的数字来看,日本经济依然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迹象。目前欧洲的通货膨胀率虽然只有2%,就整体而言,这个地区的通货紧缩压力尽管不太大,但是具体到一些大国,其通货紧缩显然比较严重。以德国和英国为例,当前通货膨胀率只剩1%的德国,估计2003年出现负通货膨胀的机会却不小。尽管欧洲中央银行现行利率水平对欧元区经济堪称恰当,但是对德国来说却略嫌紧缩。 


  欧盟的另外一个大国英国,近来的通货紧缩压力一直比较大。统计数字表明,当前英国的年主导通货膨胀率只有1.9%,同英国政府设定的2.5%目标有一定差距。目前,英国的零售价格指数仅仅相当于1987年的水平。过去12个月来,英国耐用消费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8%。在构成英国零售价格指数的90多种统计数据中,当今约有30多种统计数据处于一年前的水准。 


  通货紧缩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体现得十分突出。据统计,目前亚洲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患上通货紧缩病。以中国台湾而论,由于这个地区的经济金融十分不景气,以至于台湾的通货紧缩愈显严重起来。根据有关资料,2002年9月份的台湾消费物价指数比2001年同期下跌了0.74%,创2002年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亚洲其他国家,如泰国和菲律宾等,近年来随着消费品价格与以往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势头。 


  拉美国家因近年来其经济受到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消极影响,比如,墨西哥,危地马拉等,都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看来,通货紧缩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才有,而是整个全球都普遍面对的经济难题。 


  为何出现通缩 


  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一些方面: 


  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促使大量产品销不出去,结果,造成了通货紧缩的发生。这是因为,鉴于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制约,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是需求不振,除少数国家和地区外,今年以来,各国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的制约等负面影响,使得其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这也是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虽然目前该国经济走出衰退转入复苏,但从今年第二季度其GDP下降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复苏不力,这对依赖美国经济带动的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促使这些国家的通货呈现下降之势。 


  有必要指出,通货紧缩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一旦前者和庞大的负债结合起来,必然造成严重的财政问题。而庞大的财政问题则又在较大程度上,加剧着通货紧缩,从而给本已虚弱的世界经济复苏罩上阴影。 
作者:佟福全   来源:国际金融报  录入:xtatm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杨凯生:只要够格都可参股工行[2006-1-9 11:05:00]

  • 今年首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亮相深圳[2006-1-6 10:29:00]

  • 盖茨与巴尔默赌城“对决”[2006-1-6 10:28:00]

  • 中国社科院黄皮书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略高于2005年[2006-1-6 10:26:00]

  • 湛江海关去年税收首次破百亿[2006-1-6 10:20:00]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引入公允价值计量[2006-1-6 10:18:00]

  • 上证指数挺近千二关口[2006-1-6 10:18:00]

  • 节后资金又充裕市场利率可能再度下降[2006-1-6 10:07:00]

  • 中银基金投资总监苏淑敏:2006年将是热身年[2006-1-6 9:48:00]

  • 2006年中国股市:还有什么值得期待[2006-1-6 9:47: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