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外国资本“控制”美国
 http://www.bond-china.com  2003-4-22 7:35: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占领和重建伊拉克使美外债激增,《华尔街日报》惊呼——



 

   


    自从美军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白宫内外有关占领和重建伊拉克是否会让美国“外债激增”,甚至引起“无法承担”的后果的争论越发热闹。虽然从表面上看,花在伊拉克身上的钱与美国庞大军费开支比较起来“绝对不算多”,但布什政府在此事上依然“猛打算盘”,以免最终搞得自己因“负担过重”而无法收场。据悉,打赢战争让五角大楼“破费”79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到美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尽管如此,白宫仍只给“伊拉克重建办公室”拨款24亿美元,大部分战后重建费用将主要来自“伊拉克石油收入”。

 

    专家指出,虽然复兴伊拉克的石油工业需要大量外国资金,不过仅仅凭美国一家似乎“完全可以应付”。作出上述乐观论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外国资本继续源源不断涌入美国(通过股票证券来向外国投资者借债)。现在,美国不光为世界上的最大经济实体,更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许多军事项目竟然都通过“借外国钱”来完成的。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历史学家指出,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从没有发生类似美国的“借钱援助其他国家”的事情,在其他政府面前永远是个“世界上最大债权国”的形象,大把花钱投资似乎“从来没有眨过眼”,因此当年才能“说一不二”。

 

    对美国来说就不一样了,从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之战,到刚刚进入尾声的伊拉克战争,白宫都是在身负巨大外债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在美金融资产中,大约8万亿美元属于外国资金,这些都是美国自从1982年以来经济赤字居高不下的结果。去年,从美国净流出的外国资产总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今年这一数字将继续增加。上述现象为美军长期占领伊拉克投下了阴影。因此,如果外国投资人明显减少其对美国经济的“输血”,其中最可怕的现象就是将其手中持有的美元兑换成欧元,那么美国经济必将雪上加霜,美在推行其强硬立场时也会变得力不从心。

 

    有消息说,外国私人投资者现在控制了大约40%的美国政府债券,这一数字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因此《华尔街日报》惊呼,现在美国已经被外国资本“钩住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出现类似美国的情况,将可能导致经济崩溃,目前这种现象对美国的威胁虽然没有那么大,可是也已经不小了。美国一方面号称“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另外在经济领域却表现得像个弱不禁风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不正常现象能持续多长时间?

 

    正是当年美国向欧洲大把投钱,促进了西方经济的战后复苏和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同时,美财政也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不过,从里根总统开始,美赤字逐渐增加,最终从最大债权国变成了最大债务国,一些专家强调,这种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会造成太多不良影响。不过,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投资太少,很可能会造成当地形成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同时,如果已经低迷三年的美国股票市场今后依然不见好转,投资者还能对美国经济继续有信心吗?有人更对布什政府在大举增加军费的同时却呼吁减税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担心此举外加高额外债给美国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作者:高轶军   来源:  录入:xu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中美数据击退欧债担忧 全球经济“阴转多云”[2010-12-3 17:19:00]

  • 欧央行继续维持利率不变 量化宽松"虚晃一枪"[2010-12-3 17:19:00]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2010-12-3 17:18:00]

  • 央行管理流动性选择题:上调存准金率还是加息?[2010-12-3 17:17:00]

  • 多家商业银行否认停发贷款[2010-12-3 17:16:00]

  • 11月非制造业PMI 53.2% 比上月回落7.3个百分点[2010-12-3 17:16:00]

  • 爱尔兰救助方案落地 市场担忧目光投向葡西两国[2010-11-30 17:19:00]

  • 人民币连连回调 企业“趁机”蜂拥结汇[2010-11-30 17:18:00]

  • 深圳证监局局长:5大举措推动上市公司透明规范[2010-11-30 17:17:00]

  • 存贷比逼近红线 年末银行新增贷款井喷难[2010-11-30 17:16: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43.75毫秒
    insert into SqlIn(Sqlin_IP,SqlIn_Web,SqlIn_FS,SqlIn_CS,SqlIn_SJ) values('207.241.228.163','/ShowArticle.asp','Cookies','UserAuthentication','lg%5Fkey=00000000%2D0000%2D0000%2D0000%2D000000000000&user;%5Fid=61a6c6d8%2Dc449%2D4b4e%2Db68c%2De514cb989b7f&authenticated;=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