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天公布了5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结合5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我对当前的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走向有以下三点评论:
第一,由于今年最大力度的紧缩政策出现在4月中旬到5月初,因此5月份的金融数据是紧缩效果的最直接反映。从数据来看,5月份信贷投放仅1132亿元,比4月份减少86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04亿元,银行信贷收缩极为明显。尽管5月份信贷和M2增长率仍相对较高,但主要是受基期数据影响,消除季节因素后,M2和信贷环比增长速度折年率分别仅为10%和11%。这显示,货币信贷已经有过度收缩的倾向。
第二,受银行信贷收缩以及其它部委紧缩政策的影响,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有较大回落,据测算,可能只有18%左右。尽管投资和信贷数据都显示,前期对投资过热的治理效果明显,但投资和信贷继续按照如此快的速度下降,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加大。所以,我认为,从目前中央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调控原则出发,未来几个月应不会再有进一步的紧缩政策出台。同样,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今年央行年初制定的调控目标基本能够实现,因此,下一阶段央行也不会再进一步收紧银行信贷。
第三,由于4月份CPI上涨率已经达到3.8%,5月份的数据尚未出来,但据测算,可能在4.4%上下,6月份以后可能会超过5%,因此,尽管信贷和投资已经明显降温,但我认为升息的可能性依然很大。这是因为,5月份以来,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多次指出,利率的调整将以物价的变化为准。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周小川更明确表示,利率变动要跟上物价走势。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并没有出现“保持存贷款利率基本稳定”的字眼。这是2002年以来的第一次。这些信号都表明,价格的走势是决定央行升息与否的最关键因素。考虑到6月末美联储升息的可能性很大,再结合CPI的走势,我认为,三季度央行会出台升息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