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时评] 货币政策会否就此转向
 http://www.bond-china.com  2004-9-15 8:03: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日前,央行发布了"8月份金融运行报告"。从报告内容来看,货币信贷增速快速回落和储蓄存款增幅连续7个月下降两大特征非常显著。一方面,这预示了宏观调控在紧缩货币信贷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过"硬"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又可能将经济引入"硬着陆"的境地。货币供应增速快速回落,已显示了加息的巨大压力。8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为2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环比增幅下降了1.7个百分点。自今年1季度M2同比增长19.1%,至今已回落了5.5个百分点,货币供应增速回落速度似乎过快了,已处于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2001年M2同比增长为14.4%,当年CPI环比增长了0.7%,GDP增长7.3%;2002年,M2同比增长为16.8%,当年CPI环比下降了0.8%,GDP增长8%;2003年,M2同比增长为19.6%,当年CPI环比增长了2.1%,GDP增长9.1%。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目前货币供应增速比经济紧缩时期还要低,说明目前货币供应增速回落的速度太快了。货币供应的快速收缩,预示着资金价格即利率面临上升的很大压力,尤其是在负利率情况下,调升人民币利率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同样,信贷增速回落速度也太快,凸现了信贷的结构性矛盾,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8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少增1651亿元,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4.1%,增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的月环比折年增长率为7.2%,呈继续回落的趋势。与前几个月数据一致,虽然中长期贷款增幅有所回落,但信贷紧缩的结果是压缩了短期贷款,信贷的结构性矛盾暴露无疑,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突出矛盾,并导致企业存货及应收帐款的快速增加。由此,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许多企业有可能面临增长放缓甚至破产的风险,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给宏观调控增添了调控的难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储蓄存款增幅连续7个月下降。导致这种经济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使得企业原来计划储蓄存款的部分,转化为补充流动资金;一是持续的负利率,削弱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将资金转向住房投资或其他形式的消费上。事实上,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使得商业银行用于贷款的资金来源日趋紧张,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想促使央行加息,毕竟存贷差是目前商业银行盈利的唯一方式。另外,对于一个依赖于高储蓄率维持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讲,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并不是一件好事,日后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央行报告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如果货币信贷增速再这样快速回落的话,央行可能很难完成年初确定的 M2增长为17%左右和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的调控目标,同样也会给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增加一定的不确定性,并可能将经济引向"硬着陆"的境地。由此,似乎可以预期,今后央行将会适度减轻货币信贷紧缩的政策力度。

作者:乐嘉春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录入:zoqi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货币政策有放松迹象[2005-7-20 8:51:00]

  • 美国短期国库券利率继续上升[2005-7-7 9:05:00]

  • 专家提醒中小投资者 股票投资方法不适用于权证[2005-7-7 9:03:00]

  • 申奥情结牵动欧美股市[2005-7-7 9:02:00]

  • 中国货币政策应防他人"暗偷明抢"[2005-7-7 8:53:00]

  • 货币政策操作暂处守势[2005-3-2 9:24:00]

  • 2005年货币政策五大猜想[2005-1-6 10:00:00]

  • 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传递哪些信息[2004-11-19 9:49:00]

  • 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 明年仍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4-11-17 9:15:00]

  • "中性"货币政策渐近[2004-11-16 9:39: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1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