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价格信号参考值打折
 http://www.bond-china.com  2004-12-31 9:42: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周四,交易所国债现券市场尽管部分券种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但市场整体仍维持了上一交易日强势。从期限特点上看,未能延续昨日涨势的个券分布较为凌乱,但基本都是上个交易日涨幅较大的券种。由于大量资金需求退潮,7天回购尾盘回落明显。

    本周第二次公开市场操作,3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与上期同期限央票持平,而3个月央票参考收益率也与上周相同品种完全相同,暂时止住了上升的势头。年底最后几天货币市场进入一个激战后的暂时休整时期。这一阶段市场价格信号的参考价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与央行副行长李若谷的言论相呼应,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近日也发布报告称,明年中国不必升息,并同时预测中国在2006年至2007年可能出现真正的全面性的周期性过热,加息周期将到来。同时持相反观点的言论也继续在其他媒体出现。目前对于明年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测与建议,分析依据和出发点其实并无实质性区别,而得出大相径庭结论的原因,在于对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判断和对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调控思路的判断。其实后一方面又要依据前一方面的变化确定,在最新经济数据未出台之前,凡此种种猜测实际意义并不大。而对于经济数据的预测其实是对经济内生增长力量与外部政策博弈最终结果的一种判断。从今年的情况看,脱离草根研究和客观综合的预测往往容易走向武断,因此在年末总结一年的经验教训的同时,对下一年的预计应慎重做出结论。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 久诚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录入:zoqi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1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