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三次公开市场操作已回笼1680亿元
今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将面对巨大对冲压力,这股新生压力并非来自外汇占款,而是去年发行的央行票据。统计显示,今年全年到期的央行票据量接近9000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到期的央行票据量最大,将高达3619.6亿元,占了全年到期量的40%。
去年,央行票据发行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45万亿元。其中,逾6成的央行票据将集中在今年到期,造成大量资金在今年投放。因此,到期的央行票据,成为继外汇占款后,央行所需面对的又一重要对冲对象。
与央行票据大量到期相应对的是,新年一开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就采取大力度回笼资金的策略。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900亿元央行票据,创下单日最高记录。至此,在新年开市后的短短三次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回笼资金量已高达1680亿元,比去年平均每个月的央行票据发行量高出40%。央行票据发行的节奏之快,力度之大超过往年。
到目前为止,央行已经通过新发行的央行票据回笼了980亿元资金,这样1月份到期的央行票据仅剩下120亿元。
同时,由于远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又有700亿元资金在2月份被"预约"回笼,2月份的到期央行票据量仅余120亿元。也就是说,仅通过这三次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已经基本上对冲了1、2月份到期的央行票据,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似乎阶段性地可以松一口气。
然而,从整个一季度的央行票据到期情况来看,局面还不容盲目乐观。因为,3月份还将有1700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同时,央行还得应对外汇占款造成的大量基础货币投放。因此,总体上一季度央行公开市场回笼资金的力度不会减弱。
而从全年的情况看,由于今年央行票据到期释放的资金量将是去年的2.7倍,因此也可以基本断定,今年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将继续加大。而央行票据的到期情况,可能成为央行加大或减弱资金回笼力度的重要依据。如目前,由于一季度央行票据即将大量到期,已经形成了央行票据发行的阶段性高峰。此外,一些业内人士预计,从锁定资金效率出发,今年央行可能会适度增加一年期以上的央行票据发行量。 |
作者:记者 秦宏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录入:zoq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