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企业基本适应新的汇率制度
 http://www.bond-china.com  2006-2-22 9:46: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央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各类型进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并较好地适应了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汇率改革后出口和出口订单继续增加,出口价格提高,企业综合运用多种汇率避险工具,应对汇率风险能力增强。
    2005年11月,央行通过问卷方式对进出口总额排名居前的19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2004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96%以上)中具有进出口自营权的1113户企业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覆盖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等6种所有制类型,包括纺织服装、仪器仪表、石油和天然气等13个行业。
    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11月份,72.9%的样本企业出口同比增长或持平,76.3%的企业出口环比增长或持平,78.3%的企业进口同比增长或持平,84.4%的企业进口环比增长或持平。同时,进出口规模较小的企业出口同比基本变化不大,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扩张能力越强。
    调查还表明,企业出口产品价格提高。各规模企业均有一定上调价格的能力,从进口看,74.2%的企业进口价格同比上升或持平。
    据了解,这些企业通过采取“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中间消耗”、“提高品牌影响力”、“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和“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等措施,积极应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了自己的竞争力。
    央行还对外向型经济占比较高的10个省市的323家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8月—9月,贸易融资在各类避险方式中居首要地位,占30.8%,但占比同比略有下降。从贸易融资构成看,福费廷这一中长期贸易融资方式使用比例同比明显提高(5个百分点),打包贷款等其他贸易融资方式比重也有所增加,反映出企业应对长期汇率风险的能力也在提高。
    同时,企业避险方式更加多样化。其中,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和投资外汇理财产品的使用比例较高。由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建立,企业使用远期结售汇的便利度明显提高,远期结售汇在各类金融衍生产品中的使用量占比保持了绝对优势地位。
作者:王智   来源:经济日报  录入:jessie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日本财务省表示中国政府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2006-2-24 10:43:00]

  • 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报告将出炉[2005-11-30 9:55:00]

  • 巴曙松: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更为灵活[2005-7-22 8:59:00]

  • 正确把握汇率制度改革方向[2003-7-15 9:35: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