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控制风险是当前投资的首要任务
 http://www.bond-china.com  2006-4-26 14:51: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一季度所有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已公布完毕控制风险是当前投资的首要任务
  中国科技证券研究所武洪波
  本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6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加上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市场数据,一季度所有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公布完毕。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加大了未来许多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目前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环境对债券市场来说,资金面会偏紧将是肯定的,控制风险是固定收益投资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加大
  从经济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的指数看,一季度的数据看似“高增长、低通涨”的良性循环,但是数据背后隐藏着事实是: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在进一步加大,经济三驾马车瘸腿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一季度,投资增长达27.7%,但是消费价格指数不升反降,在消费品分类指数中除了与住宅和资源类产品有关的第八类指数在快速增长以外,其它都在下降。数据显示宏观结构恶化的趋势在加剧。实际上投资可以说是未来的消费,用10年或许更长的时间,投资都将通过折旧的方式转化到最终的消费品上,投资持续快速增加,同时消费不畅,必将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经济造成的恶果也许是灾难性的。
  日前,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也再次对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发展提出了警告,他认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非但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并还会造成能源紧张、破坏生态环境、加大就业难度,抑制服务业发展,除了引发短期的金融问题还将引发长期的金融问题。
  这种以高投入为前提的增长方式的代价是效率的低下,比如在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投入产出比是2比1,但我国目前是5比1,与当时爆发经济危机时的印尼一样。这种靠投资拉动的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的经济高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改变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是未来宏观经济面临的首要任务。
  回笼资金成难题
  数据显示目前的金融市场的问题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还有就是银行贷款超常规的增长。今年头一个季度的信贷发放就超过全年目标的一半,可以预计今年贷款的发放将超过全年目标5000亿,如何回笼这些资金成为了央行的一个难题。
  从实际情况出发,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势在必行的,问题是央行会采取何种措施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的过快增加。央行采取的政策无非有四种,变动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基础利率、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还有就是窗口指导。
  单从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出发,可能加大汇率浮动区间,促成人民币升值也是一种方法,但考虑同时要压缩信贷规模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并不好。在上周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过程中,周四央行发行的3个月票据的发行量仅仅20亿元,创下了今年以来单日央票发行的新低,央行一改往常回笼货币的做法投放货币,显示单纯依靠公开市场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在其余的措施中升息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央行最有可能实行的是提高准备金率加窗口指导。
  资本项下的外汇增速加快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和汇率问题一年以来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与以往不同的是外汇储备方面除了外贸方面顺差造成经常项目外汇储备增加以外,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增加速度明显加快。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就是出口的增长,因此中国就汇率问题妥协的可能性比较小,扩大资本项目下外汇的流动的可能性比较大。热钱可以造成经济繁荣或是过度繁荣的同时,如果预计经济将反转出现拐点,那么最先撤离的也将是外资。在外资大量进入我国投资品市场的同时紧缩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可能是央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证券时报)
作者:科技证券 武洪波   来源:证券时报  录入:su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4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