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一保一控:宏观经济定新调
 http://www.bond-china.com  2008-7-29 15:45: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全年过半,奥运在即,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进入7月份以来,中央在密集调研的基础上接连召开数个会议,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困难所在,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部署。无论是国务院召开的三次座谈会,还是上周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已经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确定为“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中央政策的明朗,无疑有利于各经济主体和经济调控部门结束争论,有利于各方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我们对比一下年初中央确定的“双防”经济工作方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被“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取代,可见中央政策的转向是明显的。那么,宏观政策取向为何会出现这种较大的改变呢?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经过上半年的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目标已阶段性实现,经济过热的风险已基本不大。尽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次贷危机、雨雪冰冻及地震灾害等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作用下,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增速较去年出现了理性回落,经济过热风险已得到部分释放。与此同时,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继续实现高增长,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等也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使得防过热目标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两高一资”产品生产增速回落,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上半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加17.6%,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上半年我国贸易结构也在出现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而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出口额同比增长25.4%,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8.3%,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显示我国外贸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有助于抑制国内高耗能经济的过热发展。
  然而,展望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从国际上看,次贷危机影响将向实体经济进一步扩散,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和俄、印、巴等新兴经济体经济都出现不同程度放缓,世界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明显。同时,能源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有所加剧。专家学者们公认,全球经济放缓和通胀加剧短期内已成定局,而且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恶化。
  各种因素也明显增多。一是受国际需求减弱、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外贸出口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降低。二是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偏低和价格总水平高位运行,大大削弱了居民消费能力;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明显降温,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乏力。三是受出口外需和内需增长双双回落的影响,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加上银根收紧、股市融资规模缩小、企业利润增长回落等因素使投资资金趋于紧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将减速。
  正是根据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根据调研情况,中央审时度势,适时作出了以“保增长”取代“防过热”的重要决策。观察人士也指出,“之所以决策出现改变,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在外围需求减少、本币升值、成本上涨等因素作用下生存日趋艰难。自去年以来实行的严厉的紧缩性调控政策不仅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而且影响了居民消费的信心。如果调控政策继续沿着紧缩的方向前行,一大批中小企业生存就肯定会成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问题。”而加大“保”的力度,显然有利于防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防止回调幅度过深。
  在“一保”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在中央的最新决策中,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抑制通货膨胀仍然被放在突出位置,这实际上是出于我国今后仍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
  从输入因素看,今年以来,世界各国的价格普遍上涨。近两个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CPI都在冲高,有些达到了十多年以来的较高水平。而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和粮食的价格今年以来都增长了三成以上。由于中国的开放度越来越大,国际因素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内,由于生产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对CPI形成了较大的传导压力。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2%,6月份的涨幅进一步扩大到8.8%。近期,成品油和电价的上调,地震灾后重建对建材的需求,都可能“诱导”价格上涨。此外,下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还比较高。据测算,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通货膨胀一旦超过一定的水平而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改变居民和企业的预期,对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后果。越南今年以来通货膨胀水平不断上涨,6月份高达26.8%,国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这对各国都是一个警告。事实上,我们有理由对下半年国内物价形势抱有信心:一是国家正在大力扶持农业,增加市场供应,加强监管;二是从上半年物价走势来看,消费物价指数总体上呈回落态势。
  当然,尽管我国经济下半年要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日前召开的2008年第二季度例会上指出,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的分析,目前,支撑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根本力量,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可以预料,在“一保一控”的护航下,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作者:周剑初   来源:金融时报  录入:su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调结构稳步前行 我国宏观经济显现四大积极信号[2010-8-16 17:48:00]

  • 樊纲: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包治百病[2009-9-22 16:51:00]

  • 全面正确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内涵[2009-8-25 13:29:00]

  • GDP和CPI继续反弹 下半年宏观经济成绩单好看[2009-6-29 17:38:00]

  • 宏观经济政策四大可能取向[2009-6-19 17:31:00]

  • 央行:宏观经济热度指数连续5个季度下降后首升[2009-6-12 17:20:00]

  • 摩根士丹利:2010年复苏前奏序曲 不确定来自地产[2009-1-5 16:30:00]

  • 中国宏观经济“入冬” 11月工业增加值料创新低[2008-12-9 17:10:00]

  • 前三季中国宏观经济仍亮“绿灯” 四季有望反弹[2008-10-31 17:59:00]

  • 不必过分悲观中国宏观经济走势[2008-10-17 17:04: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59.375毫秒
    insert into SqlIn(Sqlin_IP,SqlIn_Web,SqlIn_FS,SqlIn_CS,SqlIn_SJ) values('207.241.228.163','/ShowArticle.asp','Cookies','UserAuthentication','lg%5Fkey=00000000%2D0000%2D0000%2D0000%2D000000000000&user;%5Fid=61a6c6d8%2Dc449%2D4b4e%2Db68c%2De514cb989b7f&authenticated;=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