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国债的收益与风险比较
 http://www.bond-china.com  2001-6-5 16:42: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保命钱”亟待增值

    从1986年起,我国就开始对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十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中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由三个层次的制度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部分积累模式,其操作方式大致是:为每个职工设立一个个人帐户,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企业的缴费一部分归为社会统筹,另一部分记入职工的个人帐户。目前企业的缴费负担各省市不同,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从开始交纳工资的3%,到以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直至8%。这些养老金帐户汇集成庞大的资金,需要通过投资运营,获得投资的回报来支付所承诺的养老收益。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从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开始的,而从开始那一天起,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就一直是改革的焦点,也是难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偏少,目前大都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随着央行多次降息,存款利率水平已降至历史低点,致使我国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回报同样面临大幅下降的挑战。加之有的部门对养老基金管理不善,使原本就有的风险人为地加大了,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隐性亏损。有些地区违规操作,挪用、挤占养老保险金使之处在高风险状态。

  其次,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人口抚养率正在逐步下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亚洲平均6.8%,我国为8.9%。2000年和2010年这一比重将分别达到10.2%和12%,到2026年这一比重将高达18%,届时全世界将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集中在中国。随着今后养老金支付的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就更重了。再则从长期看,养老保险基金也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严重影响其未来购买力。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给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养老金入市正逢其时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全国各地的顺利开展,我国养老保险资金将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其有效的增值?如何保证其对越来越多的老人们的到期支付呢?这就要拓宽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通过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现在,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大都是由省市级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直接进行管理,基金多数托管在当地银行,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则主要是各地的工会组织进行管理。我们认为,养老金的资金运用可以考虑与证券投资保险基金的设立结合起来,要将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管理纳入市场化轨道,依托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借鉴国际有益的经验,并在国家金融证券保险管理层的监管下,设立市场化的“养老基金”。目前一系列基金管理办法的制定为这种“养老基金”的设立提供了机遇和依据;而且去年10月以来保险资金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的初步经验亦可作借鉴。

    投资国债是养老金入市的首选

    由于养老金是“养命钱” ,无论是通过何种渠道,进行保值或增值行为,都必须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既要使它保值,增值,又要确保它的安全进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点。所以,很多这类资金,只好以银行存款的途经,收取很微小的银行利息。存在银行虽然安全,从长期看,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给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进入股票市场风险太大,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现在仍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股票投资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市场波动偏大,由于中国股市还不够成熟稳定,上市公司还不够健康规范,上市的主要目的是圈股民的钱,很难达到国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多方共赢,即交易结果往往是个零和游戏,甲方赢利1万元,必有乙方或其他人共同亏损1万元,甚至更多,这是一个极其冷酷而又无法逃避的现实。又由于交易本身是有成本的,我国股市一进一出的交易成本高达1.5%的佣金,这样进入股市的资金,不断被国家抽走,俗话“七亏二平一赢” ,在股市里要做那十分之一的“一赢”谈何容易,其风险是显而易见。

    由以上分析可知,存银行,虽安全,但不能很好使其保值,增值;入股市,收益虽高,但风险更大。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安全、又可保值,增值,收益稳定的投资理财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有,那就是通过资本市场,购买国债。

    如何在证券市场投资国债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国债的发行总量将维持去年的发行水平,以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无疑,个人、企事业单位今后投资国债的机会增多了,但他们对国债的发行、种类、购买以及投资价值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加深。希望本投资计划书的介绍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投资国债,人们比较熟悉的是通过一级市场,即在银行柜台购买,对于二级市场的买卖,则知之不多。其实,通过证券营业部买卖上市国债,也不失为一较佳的投资选择。 

    有何优势

    目前在我国深沪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国债有5个品种(见附表1)。相对于非上市国债,上市国债有其自身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流通性强

    上市国债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参与的投资者较多,因而具有很强的流通性。只要证券交易所开市,投资者随时可以委托买卖。目前来看,沪市的上市国债的流通性要强于深市,即便是同时在深沪两地上市的国债,沪市的成交量也明显较深市为大,成交更为活跃。因此,投资者若不打算长期持有某一债券到期兑取本息,则以投资沪市上市国债要好,以保证在卖出时能顺利脱手。

    买卖方便

    目前证券营业部都开通电话委托,因此,投资上市国债也可通过电话委托买卖,不必象存款或购买非上市国债那样必须亲自到银行或柜台去,既方便又省时。

    收益高且稳定

    相对于银行存款而言,各上市国债品种均具有高收益性。这种高收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利率高。上市国债其发行与上市时的收益率都要高于当时的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二是在享受与活期存款同样的随时支取(卖出)的方便性的同时,其收益率却比活期存款利率高很多。

    如何买卖

    有股票投资经验的投资者知道股票的买卖单位是“股”,一次买入量必须是“100股”或其整倍数。上市国债的买卖单位是“手”,一次买卖量必须是“1手”或其整倍数,“1手”债券等于1000元面额债券。

    目前深沪两市上市国债的价格均是100元面值的价格。如“99国债(5)”的价格为“101.10”,即表示100元面值的“99国债(5)”的市场价格为101.10元。由于买卖单位是1手即1000元面值,因此,投资者买入1手“99国债(5)”需资金为1011元(不含手续费)。

    上市国债与股票一样既有名称又有代码,如“收益99国债(5)”的代码为“009905”,投资者在买卖时与买卖股票一样输入代码和价格即可。

    收益计算

    计算上市国债的投资收益与计算股票的投资收益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基本公式为:收益=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期间利息(附息券)/买入价格。此公式未除去手续费。如果投资者买入后中途并不卖出,一直持有证券到期兑取,则“卖出价格”变换为“到期本息”即可。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收益率是投资者持有期间的绝对收益率,如果要换算为相对的年收益率,则还要除以“持有年限”。

    价格走势

    深沪两市上市债券自96年以来,一直稳步盘升。一般而言,影响国债价格走势的因素有以下两方面:

    市场利率因素  

    市场利率是影响上市国债价格走势的最基本因素,这里的所谓市场利率一般是以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参照。如果银行利率呈下降趋势或已经下降,则上市国债价格就要上升;如果银行存款利率呈上升趋势或已上升,则上市国债的价格就要下跌。市场利率是影响上市国债价格升跌的中长期基本因素。

    相关市场因素  

    上市国债价格的升跌在短时间内还受到相关市场如股票市场状况的影响。由于上市国债与上市股票一般在同一个交易所上市,因此股票市场的状况有可能间接影响到债券市场。如果股票市场交投活跃,人气旺盛,投资者认为买入股票会取得更好的收益,则会减持上市国债将资金投入股市,从而造成上市国债价格下跌。如果股市低迷不振,则投资者会增持上市国债,使资金保值。但这种相互影响只是短时期的。如果因股市上扬造成上市国债价格下跌而使其收益率上升到一定水平,则会吸引上市国债的长线买家入市吸纳。

    为了帮助人们在证券市场投资风险小、回报高的国债现券,我们不妨通过国债收益率作如下分析: 

    以沪市为例,从附表1中可以看出,沪股市场目前共有5个国债品种,均为附息国债,且收益率均在3.5%左右,比一年期银行存款多出约1.3%,按银行存款扣除利息税计算,则国债现券收益率是银行存款利率的一倍左右。 

    收益率是按复利计算方法,将国债每年付息和到期本金贴现成目前市场价的利率。现以96国债(6)为例,如果以现价153.40元购入1手000696国债,需支付1534元(未计手续费),以后在从2000年到2006年剩余的6年多时间里,每年6月14日可以得到118.3元的利息收入,加上1000元本金的兑付,共可以收回1828.1元。其收益率即达到3.75%(按复利计)。 

    从证券市场购买国债可以避免股市的风险。由于收益率为贴现率,也就是内部收益率,当投资者买入国债后一直持有到兑付日期,则其投资收益率并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反,当国债市场价在某个时间段内(如一年)升幅很大,超出了购买时的收益预期,则完全可以卖出国债变现。

    同样,再以96国债(6)为例,假定投资者以1997年6月16日付息后的收盘价109.66元买入,在98年6月11日付息前的收盘价148.60元卖出,则年收益率高达35.5%;同样以1998年6月15日收盘价买入,至1999年6月10日的收盘价卖出,年收益率也达到22%。当然,这二年国债投资的高收益主要是因为当时发行国债票面利率较高及银行几次调低存款利息。但是,即使在目前情况下,通过沪市购买国债,虽然达不到上述诱人的收益回报,但仍可高于今年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更大大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因此,在证券市场买国债,收益高(与银行存款比),无风险,易变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投资渠道。
作者:田春林   来源:  录入:koko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如何与机构搏弈———中小投资者国债投资策略[2001-6-5 18:55: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43.9941毫秒
    insert into SqlIn(Sqlin_IP,SqlIn_Web,SqlIn_FS,SqlIn_CS,SqlIn_SJ) values('207.241.228.163','/ShowArticle.asp','Cookies','UserAuthentication','lg%5Fkey=00000000%2D0000%2D0000%2D0000%2D000000000000&user;%5Fid=61a6c6d8%2Dc449%2D4b4e%2Db68c%2De514cb989b7f&authenticated;=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