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何方?汇率影响被人为夸大
 http://www.bond-china.com  2003-7-29 14:01: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五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力保“坚挺”,博得各国掌声;五年后,人民币汇率坚持“稳定”,面对的却是多国“声讨”。在国际通缩、经济不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走强,尤其是出口的迅猛增长,成为一些国家操纵“人民币升值论”的注脚。“让人民币更值钱”,听起来不错,但很多事情,是不能简单地去从字面上理解的。 

  (一)升值压力前所未有 

  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年会上明确表示,“并不认为人民币有重估升值的可能,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过去,在中国高层官员有明确表态后,国际上的“纠缠”总会平息一阵,但这次却不同以往了。

  7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再度向人民币汇率发难。他表示,“人民币汇率如果继续盯住美元,可能会破坏中国国内货币体系的功能。”并指出,“从经济的观点看,人民币汇率应该自由浮动。”格林斯潘的一番表述,令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成焦点。而此前的种种迹象显示,今后一年,会有更多的国家通过关税或非关税贸易壁垒向中国施压,人民币将承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升值压力。

  6月19日,在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团体——美国制造业协会的牵头下,“健全美元联盟”决定力促政府动用“301条款”来迫使人民币升值。欧盟15国也作出决定,将于今年10月率先上调中国在“普遍优惠制”(GSP)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即由目前的3.5%提高到5%,到2004年上半年,将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而早在今年2月,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就曾在七国财长会议上宣称,“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缘于此。”

  (二)多国鼓吹“中国输出通货紧缩” 

  在过去16个月里,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如坐滑梯般一路狂跌了30%,而中国由于自1994年以来即采取了盯住美元政策,人民币因此呈现间接贬值,出口产品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价格优势,数据显示,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了4000多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美国最大逆差国。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龙博士指出,“‘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是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理论依据,该理论鼓吹:发达国家经济困境产生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许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低价向国外大量销售商品,不仅使商品输入国的经常项目处于逆差地位,而且打压本国商品市场的价格,造成物价走低,受到通货紧缩的威胁。”

  据此,美、日等许多国家几乎发出一致的声音:“人民币需要升值!”蒙特利尔BCA研究公司的货币分析师们认为,人民币币值已经低估了20%到30%;有西方经济学家甚至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所有论断的目的只有一个,人民币要为美元贬值乃至全球经济通缩“埋单”。

  (三)人民币有权对升值说“不” 

  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炒作,在投资者中形成了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有报道称,今年已有200亿美元“热钱”流入中国,就是要押注人民币升值,海外炒家更纷纷开立人民币计价的储蓄账户,等待有朝一日借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大发横财。

  不过,人民币升值也许只是鼓噪者们的一厢情愿。

  “人民币币值不需要重估”,周小川6月底的讲话已经一锤定音。而国际社会支持人民币不升值的呼声也时有响起。最近的一次是在7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开表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其他国家的风险,因此不支持压迫人民币升值。

  “一国汇率制度的确定,从来不单纯以理论为依据,而只会以经济利益为参照。”王开元分析说。从现实情况来看,人民币一旦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未必会对改善美日贸易起多大作用。

  王开元说: “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出口增长,尤其会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而企业受重创的后果是进一步加大我国的就业压力。另外,受汇率升值的吸引,大量资本会流入中国,不仅使我国外债规模扩大,而且大量国际游资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四) 汇率影响被人为夸大 

  王开元表示,“实际上,人民币对日本、美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日本虽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但对华贸易并未出现大量逆差。据海关统计,最近五年来,中日贸易基本平衡,中国对日贸易三年顺差,两年逆差。”

  “至于美国,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对其经济增长构成威胁。以2001年为例,中国对美进出口总额为804.85亿美元,仅占当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的5%;中国对美贸易顺差280亿美元,占当年美对外贸易逆差的8%。”

  “显然,人民币汇率对美、日经济的影响被夸大了。从经济规模上看,美国是中国的八到九倍,中国经济只是日本的四分之一。人民币汇率升值不能根本改善和美国、日本的贸易状况。”

  不过,对升值说“不”,并不是想说就说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面对前所未有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政府已开始着手缓解。日前,国家开发银行称,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在国内发行5亿美元债券,这将是在中国发行的第一只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此举将有助于抵消人民币的上涨压力。而截至7月15日,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2350亿元的央行票据,以解决过多的货币供应量和减少银行业的贷款。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表示,“央行的调控有一个时滞”,但“实际效果不错”。
作者:袁满   来源:北京晨报  录入:sss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国开行将发行第十六期金融债[2005-8-5 9:00:00]

  • 农发行将发5年期金融债券[2005-8-4 8:52:00]

  • 农发行将发行第9期金融债[2005-7-26 8:49:00]

  • 国开行将发行两期金融债[2005-7-22 8:39:00]

  • 金融调控取得明显成效[2005-7-21 9:43:00]

  • 国内总需求适度扩张与持续经济增长[2005-7-18 9:41:00]

  • 专家解读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2005-7-18 9:39:00]

  • 国开行成功增发两期金融债[2005-7-14 8:55:00]

  • 京能集团企业债券昨起发行[2005-7-7 8:50:00]

  • 国开行增发两期金融债券[2005-7-7 8:50: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1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