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企业债遭遇上市尴尬
 http://www.bond-china.com  2004-3-16 8:23: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八个月前,03三峡债在发行时受到市场热捧;八个月后的今天,该券首日上市即破面值,深跌4.79%

    继一级市场发行遭受冷遇之后,企业债上市也遇到尴尬。昨天,30年超长期企业债券03三峡债一上市即告跌破面值,并且跌幅达到4.79%,报收于95.22元,市值被蒸发了1.44亿元,从而成为自2001年以来,首只上市即跌破面值的企业债券品种。

    昨日,03三峡债以95.3元的价格低开,最低下探至95.15元。如果扣除利息因素,03三峡债的净价大约为92.2元。由于首日上市价格跌幅较大,03三峡债全日成交金额仅为1.7亿元,占上交所上市量的16.27%。

    其实,03三峡债首日上市跌破面值也在情理之中。作为企业债券家族发行期限最长的债券品种,03三峡债于去年8月份发行,按照当时的利率水平,4.86%的发行利率的确颇具吸引力,从而备受投资者青睐。

    然而,债券市场自从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深幅下跌后,企业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大幅上移。目前,存续期在8至9年的企业债券品种的年收益率已在4.8%以上,存续期在13年至14年间的品种的收益率已在5.16%附近。显然,与目前的市场收益率水平相比,03三峡的发行利率至少低了30个基点。

    此前,业内预期其上市首日的收益率定位区间大约为5.2%至5.3%,其上市后的全价应在96.5元至98元之间。而按昨日的收盘价计,03三峡债的年收益率为5.39%,实际定位低于市场的预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03三峡债首日上市即大幅走低与持债的投资者结构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在当时购买03三峡债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为不计划长期投资的短期资金。由于预期今后债券市场将处于长期的升息环境中,这部分投资者纷纷抛出债券以了结短期的损失,从而导致本期债券低调登场,并且还进一步诱发了中小投资者的抛盘,推低价格走势。

    那么,对于长期企业债券究竟应如何定价呢?业内人士认为,以海外市场情况看,20年期债券与30年期债券在收益率上并不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存续期尚有18.52年的02三峡债,其利率水平也为5.21%。因此,03三峡债价格确有被低估。况且一般20年以上的债券由于跨越数个经济周期,利率水平应该相对较为稳定。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在债券市场上拥有长期投资实力的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对较少,主要以经营寿险的保险公司为主。因此,比起收益率来,市场的需求是否旺盛往往更起决定性作用。

    企业债券上市即跌破面值,恐怕不仅是03三峡债一家独有的窘境。因为,去年下半年,除03三峡债外,期限在十年以上、以固定利率发行的企业债券仍有数只未上市,且发行利率水平均低于5%,预计这些债券在今年上市以后,由于收益率与市场靠拢,其市价均可能出现大幅低于面值的现象。
作者:秦宏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录入:zoqi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企业债有望进入银行间债市[2004-12-15 9:26:00]

  • 关于2003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企业债券上市交易的通知[2004-10-26 9:22:00]

  • 银行间市场终于等来企业债[2004-8-31 8:43:00]

  • 融资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债市崛起[2004-8-27 8:46:00]

  • 15亿中信国安企业债将发行[2004-4-28 8:22:00]

  • 2004年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04-3-30 7:55:00]

  • 企业债承销惊现“赔本赚吆喝”[2004-3-5 8:23:00]

  • [《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2004)》系列之四] 企业债券创新:捆绑发行让中小企业受惠[2004-2-26 8:15:00]

  • 企业债券价格"倒挂"现象引人深思[2004-2-10 8:20:00]

  • 2004年中国石化企业债投资价值分析[2004-2-10 8:18: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0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