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老龙头成为行情新发动机
 http://www.bond-china.com  2005-4-8 8:59: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受三大银行获准试水基金公司的利好消息刺激,本周四沪深两市股指在老龙头深发展涨停的带动下出现放量扬升的态势,盘中热点纷呈,增量资金介入明显。午后由于一批基金重仓的二线蓝筹逆势下跌,使得两市股指的上影线拉得比较长。上证综指最终报收于1225.49点,上涨10.62点,涨幅0.87%,成交金额145亿元;深证成指报收于3343.77点,上涨31.13点,涨幅0.94%,成交金额92.7亿元。

    深发展领涨

    昨日开盘后不久,深发展就在持续的大笔买盘推动下迅速封上涨停,从而带动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品种走强。在老龙头发力的鼓舞下,市场热点得到有效的激活,超跌低价股、深圳本地股、医药、汽车以及电子信息等板块个股均有较好的表现。

    从盘中看,在增量资金的推动下,热点层出不穷。医药板块在浙江医药连续封涨停的示范下,潜江制药、一致药业等个股也不甘示弱,均封于涨停;电子信息板块也走势强劲,用友软件、深桑达、上海邮通等均封上涨停,带动整个板块活跃;汽车板块在严重超跌的情况下,也纷纷绝地反击,一汽夏利、长安汽车、上海汽车等均大幅上扬;深圳本地重组股龙头深物业继续涨停,带领深圳本地股的行情继续向纵深发展,深桑达 A、深纺织 A、赛格三星等个股均位居涨幅前列。

    值得指出的是,老龙头深发展在近日的行情中居功至伟。上周五深发展在午后就率先冲击涨停板,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愚人节行情";昨日,深发展再次担纲"多头司令",带动大盘创出近期反弹的新高。这也是深发展近两年来首次封住涨停板,其表率意义不言而喻。

    二线蓝筹回调

    在多数品种反弹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前期一直表现强势的二线蓝筹品种却出现了整体回调的走势。从指标股体系来看,长江电力、中国石化都出现冲高回落收阴的走势;而以福耀玻璃、天津港、海油工程、上港集箱、烟台万华、赣粤高速、黄山旅游、中远航运、中兴通讯、深赤湾等为代表的二线蓝筹品种昨日都收出阴线。尽管这些个股回调幅度有限,但是这些强势品种的调整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做多热情,这也是导致昨日午后股指上冲乏力后震荡回落的主要原因。

    当然,从目前来看,还不能得出二线蓝筹已经见顶的结论,但由于这些二线蓝筹都是基金为首的主流资金重仓把守的品种,它们的整体回调至少表明了主流资金对一些已经大幅度拉升的股票持谨慎的态度。

    动力犹存

    从市场量能方面看,昨日沪市成交金额超过140亿元,为近期的最高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在目前低位附近入市的意愿相对前期有所增强。特别是昨日早盘量价齐升,沪指还上摸重要阻力位1248点,这是近期很难看到的现象,同时也表明,目前的大盘恐非超跌反弹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4月1日市场因流传着各种消息导致大盘暴涨,其后又因消息预期落空而导致大盘回落。其实市场主力也心知肚明,有些消息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但为什么市场就这样涨上去了呢?这只能说明,目前的市场存在着较强的做多力量,这些做多力量看好后市的原因就是有为数不少的一批个股已经具备相当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因此,在机构投资者入市热浪扑面而来的情况下,一些长期超跌的行业龙头股必将得到增量资金的深度挖掘。深发展、华联超市、光明乳业等个股的涨停,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增量资金正迫不及待地在资本市场"淘金"。
作者:记者 许少业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录入:zoqi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央行报告反复斟酌通缩 货币政策遭遇两难境地[2005-12-19 9:16:00]

  • 大规模并购重组的日子快来了[2005-12-19 9:10:00]

  • GDP放大两成员 基本面需重估[2005-12-19 9:09:00]

  • 明年行情不太可能大翻新[2005-12-19 9:08:00]

  • [行情回顾] 五基金齐创今年新高[2005-12-19 8:53:00]

  • 基金"井喷"行情后出现回调[2005-11-10 8:53:00]

  • 三分钟热情 行情意料外熄火[2005-7-12 8:53:00]

  • 市场人士评行情看后市[2005-6-9 8:44:00]

  • 行情和心态发生微妙变化[2005-4-19 8:51:00]

  • 火热行情映红发行市场[2005-4-14 8:56: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