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为何不能忽视国债余额管理
 http://www.bond-china.com  2006-4-24 10:52: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争鸣
  根据财政部安排,从4月14日开始,二季度将陆续有6只国债发行,今年国债发行也随之进入高峰期。有迹象表明,在国债发行余额管理制度下,短债发行已经开始进入滚动操作阶段,由此引发的国债发行体系的重构更加引人瞩目。
  在今年3月中旬的一个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国债余额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制度变革,应该引起金融机构的极大重视。言下之意,国内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对国债余额管理的制度变化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国债余额管理对于财政部和中央银行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为什么它也会占据十分显要的位置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在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后,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因为这不需要占用当年的发行额度。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借短期国债发行、偿还的机会,开展与之相关的中间业务,特别是开展财务投资顾问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如果商业银行忽视了国债发行方式的变化,就可能失去迅速发展高附加值中间业务的良机。
  其次,当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不合理,缺乏利率风险定价的意识与能力。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中长期债券,并且债券的期限结构不合理。当前利率水平处在“历史谷地”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中国的金融衍生品缺失,如果债券市场发生剧烈的波动,商业银行就有可能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或流动性风险,甚至可能被迫低价出售中长期债券,影响银行资金的安全性与盈利性。此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中,住房信贷比重过高。在当前房地产价格泡沫程度较大、国家抑制房价上涨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过度发展住房信贷的风险很大。如果商业银行充分重视国债余额管理带来的变革,借机将一部分资产调整为短期国债是可能的。
  再次,2005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差约为92000亿元。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渴求商业银行贷款,却往往难以如愿。银行宁愿维持较高的存贷差,也不轻易给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原因之一在于,由于大量社会资金以存款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银行,而银行只需为存款支付很低的利率,使得商业银行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低息融资。长期看,低息融资将造成商业银行放款动力的不足。
  国债发行实行余额管理,意味着社会闲置资金又新增了一条非银行存款的保值、增值渠道。也就是说,一部分居民存款向短期国债分流,银行低息融资的难度有所提高。虽然从目前来看,国债余额管理不可能对银行低息融资产生太大的现实冲击,但是,它将对商业银行低息融资最终带来负面影响。随着新的投资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不断出现,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可能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力度,以适应融资成本上升后的经营环境。
作者:池启水 2006年04月23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录入:su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信贷的快速增长 商业银行贷存比上升明显[2006-7-5 13:35:00]

  • 国库现金流入商业银行 央行回笼资金压力增大[2006-7-2 22:19:00]

  • 商业银行有望进入交易所债市[2006-5-11 16:44:00]

  • 商业银行哄抢投行“蛋糕”[2006-3-30 9:51:00]

  • 银监会将规范商业银行监管评级[2005-12-5 10:36:00]

  • 商业银行风险"防火墙"基本成型[2005-11-24 9:12:00]

  • 银监会细化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监管[2005-9-13 9:02:00]

  • 首只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即将发行[2005-8-5 9:14:00]

  • 高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退出[2005-6-23 9:14:00]

  •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出炉[2005-3-14 13:40: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