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何种基准利率确定方式适合中国?
 http://www.bond-china.com  2006-9-29 16:07: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拆借市场成交不如回购活跃是因为回购操作比信用拆借要方便。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很多机构达不到信用拆借交易的条件,出于风险控制,一些机构不愿意和某些机构进行拆借交易
    
本报记者胡进之发自上海
&n;bsp;   近日有消息称,一个与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息)更加相近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即将推出。根据报道,这个利率体系由全国几家融资量比较大的银行每天报出不同期限的拆借利率,再根据一定的方法计算得出平均值作为当天的基准利率对外公布。
    作为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关于中国的基准利率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比较为大部分机构所接受的还是银行间7天期回购利率,对于新的尝试,部分分析人士表示,这一体系能不能够代表市场利率被认同,还有待观察。
    这一利率的基础是拆借,而不是回购。国际惯例也都是以拆借利率作为基准,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完全一样。中国的回购市场比拆借市场大很多。根据中国货币网的统计,9月18日~9月22日的一周,信用拆借共成交243笔,总计388.69亿元,债券质押式回购成交1518笔,累计6381.4575亿元。回购市场是拆借市场的大约20倍。
    农行的一名交易员表示,拆借市场成交不如回购活跃是因为回购操作比信用拆借要方便。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很多机构达不到信用拆借交易的条件,出于风险控制,一些机构不愿意和某些机构进行拆借交易,因此拆借利率能否成为中国的基准利率有待考验。
    另外,中国拆借市场也存在成交价格扭曲等问题。由于没有抵押,金融机构一般只和固定的、可以信任的交易对手进行拆借,因此即使在市场资金紧张之际,一些机构仍可从长期合作的交易对手中拆入低价资金,这种拆借价格经常无法反映市场真实情况。
    另一点被市场重视的是,目前本币资金市场上,不管是拆借还是回购的利率计算都是在事后加权平均的,这和国外由当天的双边报价形成的基准利率有很大的差别。
    南商行一交易员表示,双边报价刚开始引入现券市场时,有很多人对它的准确性也产生了怀疑,现在看来在现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运作得都非常良好,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报价是由占市场交易比例很大的做市商提供,它可能更加能够反映市场的真实资金供求情况。如果以每日交易量为权重在收市后计算,一则不能反映当天的行情,二则在市场成交有限的情况下,根据成交结果计算出的利率无法反映市场真实情况。
    从这点看来采用双边报价体系来确定的基准利率更加贴近市场情况。一名来自现券市场坐市商的分析人士表示,确定基准利率方面不仅要考虑到与国际接轨,也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多种方案中由市场去决定到底接受哪种方案。
    
作者:胡进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录入:su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基准利率提高银行利润受挤压 花旗盈利不及预期[2006-7-19 17:50:00]

  • 澳大利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预测年底前将再加息[2006-7-6 16:36:00]

  • 加强基准利率的市场传导作用 缓解投资增速压力[2006-6-6 13:33:00]

  • 预期欧洲央行近期上调基准利率 欧元先"升"夺人[2006-4-6 9:50:00]

  • 基金相信市场必将正面回应[2005-6-29 8:56:00]

  • 建行公布第3期浮动品种基准利率[2005-6-29 8:54:00]

  • 首日基准利率参考指标变化不大[2004-10-13 8:55:00]

  • 基准利率渐行渐近[2004-10-12 8:47:00]

  • [时评] 基准利率是否应调整[2004-2-24 8:04:00]

  • 基准利率国债扩容 利率市场化山雨欲来[2004-2-23 10:10: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96.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