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125年5月
17
星期六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涨 价格传导导致通胀压力增加
 http://www.bond-china.com  2004-8-30 8:45: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专家表示,原油价格对于整个物价造成的压力到底有多大仍很难计算;目前消费者感觉尚不明显,但国家发改委是否再度调高成品油价格,对物价的具体影响程度应具有决定 性作用

  高价原油猛进口,终于再次引发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y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nz/gztz/index.html" target=_blank>通胀压力随之增大。

  据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8月25日起,各地逐步正式调高汽、柴油批发、零售中准价格。-10号柴油、97号新标准清洁汽油中准价格上调了15%以上。其他地方成品油中准价格上调幅度在6%~8%。

  发改委调高成品油价格,与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进口过多的高价原油关系密切。来自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至96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0.7%。而此前6个月,原油进口数字为6102.0万吨,同比增长39.3%。

  价格越高进口越多,使中国进口能源用汇量也将大大增加。今年头6个月石油进口额151.7 亿美元,同比增长57.4%,约高出进口量同比增长数字约18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为石油进口所支付的成本正在快速增加。

  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油价的走势,认真研究对策。要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

  近一年来,国际油价上涨较为迅猛。8月,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一度达到每桶45美元以上的水平。这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关注,经济学家表示,高油价势必将降低经济增长率、抬高物价。

  专家指出,高价石油进口的问题,对目前物价的进一步增长带来了压力。

  博实管理公司对石油价格专有研究的专家夏春表示,油价因素占整个物价指数(CPI)比重约在5%,如果成品油价格上调10%,将拉动物价上涨0.5个百分点;加上国内石油价格上涨存在滞后因素,预计今年三季度油价会持续走高,四季度也不会很快降下来。

  进口石油很快进入市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韩文科表示,目前国内的原油商业库存有20多天,考虑到炼油加工的因素,7月高价进口的石油应在8月售出。但油价与物价之间上升不一定是线性关系,有些行业所受的影响会大些,比如民航业就比出租业的压力较大。

  按照发改委《通知》,航空汽油(标准品)出厂价上调幅度,一般比汽油、柴油要高出约4个百分点,在10%左右。

  此前有数据测算,如果全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平均上涨10美元,中国就要多掏70亿至80亿美元的。

  另有测算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会使中国的GDP增幅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依据是对中国1993年至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石油进口量价波动关系。其中,1999年国际油价上涨10.38%,影响中国GDP增幅约为0.07个百分点;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64%,影响中国GDP增幅0.7个百分点,相当于损失了6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能源分析师侯继雄表示,目前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整个GDP带来的成本支出可能达到1%。在物价方面,由于有国家调控的因素,影响要小一些。

  中国目前的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成品油也与国际主要现货市场报价挂钩,两大石油集团在国家基准价的8%浮动区间内确定零售价。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多次表示,油价上涨的负面影响非三言两语能说清。高价进口原油对中国的危害,即使排除物价因素和汇率因素,也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

  多名经济学者表示,高价进口石油,大量的外汇流出,实际上给石油出口国家创造GDP,而让中国流失国民财富。但高价石油进口带来的问题远非市场和政府能够解决,因为价格难以控制,政府实际上也无能为力。石价高涨导致物价上升、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滞胀压力,却客观存在。

  石油价格传导正在实现

  原油价格上涨对下游产品的价格传导作用,正以多种方式显现。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侯继雄认为,这种传导首先反应在成品油,如柴油、汽油等价格方面;二是反应在一些石化产品上面,如化肥、农用薄膜等。

  这两个方面都会继续往下游商品传导。其中,第二个方面的影响要明显一些,因为农产品( )价格直接受农资价格影响。但耐用消费品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价格难以涨上去。

  来自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的160个农区物价信息网点显示,与上月相比,除国产和进口磷酸二铵等少数市场价格略有下降,其他品种的化肥、农用柴油、价格均呈上升态势。其中,地膜国合商业零售价同比上升14.27%。农用柴油(0号)国合商业零售价上升13.96%。

  业内专家表示,石油价格上涨对物价造成的压力,还在于物价指数中石油因素的权重变大。人士表示,目前石油作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组成部分,并没有直接的权重,而是分散在燃油、燃气、电等居住类因素之中。这类因素在整个CPI的权重中,占比是上升的。

  油价压力 仍在评估

  油价上升将对国内运输业影响最大,并拉动工业成本上升,刺激通货膨胀

  据悉,目前居住类(含水、电及燃料、建房及材料、租房等因素),占到整个CPI的权数由1995年的7.8%上升到2004年的13.6%,而食品的权数由1995年的44.0%下降到2004年的33.6%。其中,粮食的权数由1995年的6.4%下降到2004年的3.1%。

  自去年11月国内粮食价格涨速加快以来,食品价格的上升态势明显。而自1996年以来,含有原油价格因素的燃气、水电、燃油价格,每年都处于上涨的态势。

  价格指数有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前者没有石油和食品等因素;后者包括石油和食品等因素。由于食品占到CPI的最大权重,因此实际的CPI与核心CPI差别较大。

  统计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1~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1%;7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9%,涨幅比6月略高0.1个百分点;7月居住类价格上涨5.0%;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7.6%。

  但侯继雄、韩文科以及其他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原油价格对于整个物价造成的压力到底有多大,仍很难计算。他们认为,目前消费者感觉尚不明显,但国家发改委是否再度调高成品油价格,对物价的具体影响程度应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油价上升将对国内运输业影响最大,并拉动工业成本上升,刺激通货膨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8月包括北京在内部分地区的各地米价出现上升的情况。一些零售商指出,由于运输成本上升,每袋大米价格涨了几元钱。

作者:定军   来源:《财经时报》  录入:zoqi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多角度分析价格指数[2005-1-27 9:35:00]

  • 价格信号参考值打折[2004-12-31 9:42:00]

  • 票据市场:工银票据转贴现价格指数[2004-12-22 10:07:00]

  • 10月份全国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8.4%[2004-11-12 9:17:00]

  • 当前价格走势稳中趋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目前价格形势答记者问[2004-10-11 9:06:00]

  • 8月份食品居住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04-9-28 8:25:00]

  • 价格监测数据显示 粮油小幅波动水、电、燃料上涨[2004-9-9 8:37:00]

  • IMF就中国经济发表报告 要警惕通胀压力抬头[2004-8-30 8:48:00]

  • 债券:开始下跌[2004-8-16 10:16:00]

  • 我国价格总水平上涨势头见缓[2004-8-16 10:14: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0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