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当前价格走势稳中趋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目前价格形势答记者问
 http://www.bond-china.com  2004-10-11 9:06: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国内物价已经8个月持续上涨,8月份CPI更是同比增长5.3%,涨幅与7月份持平,继续维持1997年2月以来的最高点。而粮食价格在去年10月份和今年2、3月份也是两次大涨。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当前的价格形势?粮食上涨又将会带来什么?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就此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四大主因促涨物价

    问:今年以来市场物价上涨有哪些特点?

    答:今年1至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4%。从总体上看,今年的物价上涨有三个特点:

    其一,属于恢复性上涨。在物价长时间低位运行的情况下,今年物价总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这是带有恢复性质的。

    其二,结构性特点突出。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8个大类分析,价格水平上涨的和下降的各占4类。1-8月份,食品、居住、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4类分别上涨10.6%、4.2%、1.3%和0.9%;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分别下降1.6%、1.5%、1.4%和0.1%。所以,今年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是结构性上涨。

    其三,去年涨价对今年的滞后影响所占比重较大。在1至8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的4%中,去年第4季度涨价对今年的滞后影响约为2.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

    问: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今年以来市场物价上涨,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市场物价也逐步开始恢复性回升。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持续下降14个月后,从2003年1月开始回升。

    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受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并带动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据测算,今年前8个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8%。粮价上涨相应拉动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6%,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上涨3.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87.5%。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由于煤、电、油、运、水等资源性基础产业价格上涨,逐步传导到居住类价格上来。今年1至8月,居住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2%。成为仅次于食品类,推动价格上涨的另一重要原因。

    四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对我国市场物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去年10月份价格总水平出现跳跃式上涨,主要就是由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波动引起的。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攀升,屡创新高,直接影响国内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

    物价已呈稳中趋降

    问:政府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物价上涨?

    答:今年以来,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扶持粮食生产,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贷规模,努力缓解煤电油运供求矛盾,从宏观上为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基础。

    在价格监管调控方面,各级政府出台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二是适当控制出台政府提价项目。三是建立重要商品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价格合理形成。四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措施已经收到了明显成效,价格总水平上涨势头有所遏制,当前的价格走势已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

    问:第四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是否会出现下降?

    答:当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走势已经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预计4季度的价格涨幅还会继续下降。

    第一,粮食和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趋于稳定。第二,绝大部分商品价格供求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第三,去年涨价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消失。由于去年涨价主要集中在第4季度,因此对今年前三季度价格总水平的滞后影响很大,但对今年第四季度的影响有望逐步消失,由此影响4季度比3季度价格总水平会有所回落。

    粮价上涨利大于弊

    问:怎样看粮食价格上涨的利弊?

    答: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来粮食价格持续低迷,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逐年下降,供需缺口不断扩大所引起的。粮食价格上涨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利的方面是可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弊的方面是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

    去年10月份和今年2、3月份,粮食价格两次较大幅度上涨,今年4月份涨势才逐渐趋缓。5月以来,国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趋于稳定,原粮收购价格和集市贸易价格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从全国来看,粮食价格上涨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当然,也应当看到,粮食涨价并带动肉禽蛋和水产品等副食品涨价,给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也带来了一定影响。目前国家正在通过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办法,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作者:程勇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录入:zoqi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多角度分析价格指数[2005-1-27 9:35:00]

  • 价格信号参考值打折[2004-12-31 9:42:00]

  • 票据市场:工银票据转贴现价格指数[2004-12-22 10:07:00]

  • 10月份全国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8.4%[2004-11-12 9:17:00]

  • 8月份食品居住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04-9-28 8:25:00]

  • 价格监测数据显示 粮油小幅波动水、电、燃料上涨[2004-9-9 8:37:00]

  • IMF就中国经济发表报告 要警惕通胀压力抬头[2004-8-30 8:48:00]

  • 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涨 价格传导导致通胀压力增加[2004-8-30 8:45:00]

  • 债券:开始下跌[2004-8-16 10:16:00]

  • 我国价格总水平上涨势头见缓[2004-8-16 10:14: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1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