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观察家] 国内消费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
 http://www.bond-china.com  2004-9-2 9:02: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今年以来,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出现了改善趋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上半年经济增长9.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提高了4%。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下,今年居民消费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消费需求继续处于上行通道中。

 &n;bsp;  ■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5到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 G D 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所以说我国居民的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

    ■我国人均消费从2003到2020年将增长10.8%,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基于对消费全面启动的预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由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同时,教育、医疗、旅游、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商品的更新换代,都将成为消费支出中增速较快的项目,消费升级将给相关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出现了改善趋势,投资增长速度放慢,消费增长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上半年经济增长9.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提高了4%。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8亿元,同比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增幅较上年同期高出4.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下,消费需求继续处于平稳上行的通道。

    从中长期看,我国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国现在仍属发展中的低收入国家,大部分农民正处于从温饱向小康的转化过程中,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不高,耐用消费品拥有率也比较低,服务性消费的份额还比较小。另外,我国经济现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内生经济增长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政策、消费体制、消费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改进,这些都将为消费增长带来巨大潜力。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

    一、居民消费正处于升级的临界点

    数据显示,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5到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平均消费率多年在低位徘徊,大体在60%左右,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所以可以说我国居民的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来自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在我国大城市中,消费升级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居民消费已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

    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我国人均消费从2003-2020年将增长10.8%,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消费结构将不断改变。基于对消费全面启动的预期,出现了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升级,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由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同时,教育、医疗、旅游、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商品的更新换代产品都将成为消费支出中增速较快的项目,消费升级将给我国与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长期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趋势,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总体上已进入小康水平,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升级,处于以发展性消费为主的阶段,发展空间相当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也十分巨大。预计未来10到20年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将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对经济的贡献度将显著增强。只是从目前的经济周期阶段性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来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重要。

    二、居民储蓄意愿减弱,有利于消费需求的稳步增长

    今年前7个月,居民储蓄存款(含外币)增加1038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0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093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长幅度已经连续4个月回落。目前,储蓄存款的增长幅度是2002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长期持续的储蓄负利率必然对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使居民持有储蓄存款尤其是定期储蓄存款意愿明显下降。央行最新公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城镇居民对当前利率的认可度降低,储蓄意愿有所减弱。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人数占32.2%,较上季减少2.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减少1.1个百分点。由于消费与储蓄存款之间有一定的此增彼消的关系,储蓄的减少,必然形成消费的增加。

    三、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将增加相关产品的需求量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实物型消费比重在减少,对精神文化、餐饮、旅游的消费在增加。这些新增消费无论从金额,还是从发展空间来看,都比实物消费更有潜力,如旅游可以无限量的重复,增长空间很大,而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使得整个消费层次和结构发生变化,带动了消费总体水平的提高。如家电等其他一些消费升级行业,近期随着家电市场的活跃,行业效益和发展也先后出现走强迹象。航空、汽车、房地产、食品、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与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今年可望表现突出。 

    据一项市场调查,预计到2006年我国城市空调市场需求量约在5700万台(不计出口及商业用户需求),且未来一年25.5%的家庭准备购买空调,除了53.5%的未购市场外,已经拥有空调的家庭潜在需求市场仍然很大。据预测,2005年家用中央空调的购买率为5%,到2008可达到8%,至少将有150亿元的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空间。

    另据预测,高档冰箱在未来3年内市场份额将增加10%。据对城市居民的调查,本世纪初的10年到20年间,将是中国中产阶级形成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05年中国将有13%的城市家庭步入中产阶层,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5%。从人口规模增长速度来看,相应的中产阶层人数将达到7300万人和17000万人。这些家庭正是上万元级家电的目标消费群,而且这些人将迅速进入购买第二套房子的黄金时期,他们成为庞大的潜在购买者。如果以人均家庭规模3口人计算,2005年将有2450万户达到中产阶层家庭,2010年将达到5700万户。也就是说,万元级家电到2010年将各有5700万台(套)的购买空间。

    因此,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住房、汽车、家电等商品作为城市消费的主要对象,对整个消费市场拉动趋势非常明显,尤其在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如汽车消费正以60%-70%的速度在增长。实际上,近来新增的消费中相当部分是由这些主要消费品的增加来带动的。

    四、农民消费升级将引发国内市场繁荣

    长期以来,农民消费不足一直是抑制消费市场启动的重要因素。200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降低农业税税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倾斜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加上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农民税费负担下降,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这一增幅还高于城镇的实际增长8.7%。农民收入的增长,直接带来了消费支出的上升,并将成为今年下半年消费加速增长的重要有利因素。7月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410亿元,同比增长10.7%。现阶段我国农村消费进入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即家用电器消费阶段。

    农村人口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预期低端产品将会成为增长动力。预期消费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整体消费能力改善和农村人口收入增加。还有一个因素是农村人口进城以后的消费潜力。现在,农村人口正以很高的速度向城市转移,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非常巨大,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意识逐步增强,会爆发出很大的消费冲动。

    今后几年,中央将对"三农"问题更加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增强农民的购买能力。另外,国家将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将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城镇化范围扩大和农民进城打工等因素,进一步促使原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这种实际居住、工作地区的改变,带来了人们消费结构上的变化,将对消费品市场规模的逐年扩大有一定促进作用。

    五、消费方式改变有助于需求扩张

    随着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消费信贷观念的逐步接受,各类银行卡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同时具有支付和信贷两种功能的信用卡也正成为重要的金融工具。这些因素加上经济发展使得消费预期向好,刷卡消费、电子商务等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保障范围的继续扩大,都将支持消费进一步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六、消费政策趋好将带动市场活跃

    国家现在汽车、住房等大类消费品上鼓励消费。最近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另外最近出台的汽车报废政策,允许给予补贴鼓励报废之后购买新车。试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和预期,来引导消费者热情消费。这些都将对消费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从城市居民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低收入阶层在扩大就业、提高低保水平、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也有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促其潜在消费能力释放出来。

    从消费趋向看,要增加全社会的消费总量,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增加青年人的收入和消费,因为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一般的说,一个人年龄与收入的消费倾向成反比,年纪较轻的人新增收入中,消费倾向较大,反之,年纪较大的人的新增收入中储蓄倾向较大。因此,改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对消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消费。通过对居民收支数据的分析,居民的消费倾向是和其收入的水平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一个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越低,它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也越大,在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也就越多。通过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而增加社会的消费总量,进而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但能够消化在许多领域中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也是和发展经济的目标相一致的。因此,在保持中高收入家庭对住宅和家用轿车的强劲需求的同时,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需求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作者:国家统计局 严先溥   来源:上海证券报  录入:zoqi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空间有限[2004-10-12 8:45:00]

  • 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回升[2004-10-11 9:08:00]

  •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2004-9-15 8:02:00]

  • 居民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 全年涨幅3%至4%之间[2004-8-26 8:42:00]

  • 消费品成本提高能推涨价格吗[2004-8-23 7:49:00]

  • 我国将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解决消费率偏低问题[2004-6-10 8:34:00]

  • 美4月份消费信贷额创历史新高[2004-6-9 8:04:00]

  • 4月份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涨幅回落[2004-5-13 8:27:00]

  • 中国消费者信心继续保持强势 3月指数高位持平[2004-4-8 7:36:00]

  • 城乡居民消费今年预计增长9%以上[2004-3-24 8:20: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188.4766毫秒